11月10日,在桂林理工大学庆祝建校五十七周年之际,化探63-1班十多名莘莘学子:彭宁、高嫣妮、龚爱荣、沙桂文、梁占芳、黎庭萱、唐建古、李彩光、李禧文、侯天顺和吴虹,带着人生的金秋硕果,怀着对同窗的无际思念和对母校恩师的深深感激,从新疆、甘肃、湖北、广东,返回秀丽的屏风山下,隆重举行了入门祖国地质事业五十周年师生团聚会。
上午10时许,曾执教该班的白志禹、胡先益、许少樵、柳怀之、李卫勋、黄乃培、吴寿安、王钟、李淑兰和张时英等老师,怀着喜悦心情来到由学校校友办精心布置的教八楼三楼会议室参加座谈会。
校友办主任程安福代表学校校友总会宣读贺信,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姜子亮代表学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辞。当年风华正茂、如今已满头银丝的同学逐个起立自我介绍,发表谢恩感言。梁占芳同学满怀深情代表化探63-1班回校同学发言,他说道:在母校老师们的辛勤哺育下,我班同学秉承母校校训,弘扬桂工精神,毕业后在各自岗位上自强不息,努力工作,多数成为单位技术骨干、学术专家、行政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成为各自单位的骨干栋梁之才,没有辜负学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期望,用丰厚的业绩为母校争得了荣誉;接着,梁占芳同学带着同学们手捧礼品,列队面向老师站立,亲手向老师们敬献上了礼品,再次鞠躬谢恩。吴虹同学在结合PPT作了题目为《金色的回忆:化探63-1班的50年师生情怀》发言,将大家带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在校学习期间,在老师们带领下,先后到桂林雁山水文地质实习、桂林螺蛳山地质填图实习、金鸡岭测绘地形图实习、陆川普地实习、大厂锡矿和栗木锡矿教学-生产实习,以及湖北神农架外围的找矿会战等艰苦而又充满愉快的难忘回忆之中。共同回顾了1964年10月的大厂实习,全班37名男女同学挤站在我校当时唯一的敞篷旧解放牌汽车上,互相拉扯谦让,一路颠簸一路高歌《勘探队员之歌》,摇摇晃晃驶往大厂锡矿;1965年3月在栗木锡矿实习,一天深夜狂风暴雨骤至,掀走了我们的化验室兼宿舍的整个屋顶,同学们在风雨交加的漆黑之中惊醒,首先抢救的不是大家的行李铺盖,而是呼喊着用自己的铺盖遮挡化探样品和器皿药剂;1965年夏,全班同学背负铺盖,从学校徒步走到雁山大埠,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参加双抢,双脚起泡没消,第二天就投入下田割禾打稻,毫无怨言,……。在座的同学们都为自己能为铸就“桂工精神”添砖加瓦,作出应有的贡献,感到无比自豪。
老教师们的回忆更使得聚会锦上添花。柳怀之教授清晰地回忆介绍了母校如何于1956年建校的历史,黄乃培教授回顾讲述了当年他如何通过冶金部组建我校化探专业――也就是化探63-1班的过程,许少樵老师亲切地回忆了当年给我们上一年普通物理课与同学们的愉快相处,李卫勋老师的朗朗发言使大家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年轻一代》话剧中肖继业的伟岸形象,吴寿安老师的发言使人想起了他精彩的上课及悠扬的小提琴声,白志禹和胡先益老师对当年作班主任管理我们的回忆似乎使大家又返回到了青春萌动的学生时代,李淑兰和张时英两位女教师的充满感情发言更是使得同学们热泪盈眶。
最后,在吴虹的口琴伴奏下,座谈会在全体师生们起立同声高唱《勘探队员之歌》中圆满结束。
座谈会场
合影
注:化探63-1班是我校第一个,也是我国第一个按照完整教学体制建立的4年制中专化探专业教学班,专业名称金属矿床地球化学探矿。该班原为地质63-3班,为了满足国家对化探人才的急需,1964年上半年改成化探63-1班。